(邨,同“村”。此处收集三段简介文字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,可相互印证)

上彊邨民(1857-1931),本名朱孝臧,清代词人,字古微,后改名祖谋,号沤尹,又号彊邨,归安(今浙江省湖州市)人。
光绪九年(1883)进士,改庶吉士。历任国史馆协修,会典馆总纂总校,侍讲学士,擢礼部侍郎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出任广东学政。后因故辞官,归隐于苏州。
工诗词,通格律,著有《彊邨语业》等书。又曾编刻《彊邨丛书》二百六十卷,汇集唐、五代、宋、金、元人词总集五种,宋词别集一百十五种,馀为唐及金、元词别集。其中,他于1924年编定的《宋词三百首》,是目前同类作品中较具代表性、较精到的选本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朱孝臧(1857—1931),一名祖谋,字藿生,一字古微,号沤尹,又号彊邨。归安(今湖州)埭溪渚上彊邨人。工诗词,通格律,擅书法,宗颜褚,犹精行楷。父光第,曾官郑州知州。童年爱好文学,随父在河南生活。清光绪八年(1882)中举,次年进士,入翰林院,改庶吉士,授编修。历任国史馆协修、会典馆总纂总校。十四年,任江西乡试副考官。二十四年,任会试同考官。后升翰林院侍讲,充日讲起居注,累迁侍读庶子、侍讲学士。
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义和团包围外国使馆,董福祥部击毙日本外交官。朱孝臧上疏反对仇教开衅,因触怒西太后等,几获罪。次年《辛丑条约》签订后,以“忠心谋国”升为内阁学士,擢为礼部侍郎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外放广东学政。因与总督意见不合,引病退职,卜居苏州。不久,被聘为江西法政学堂监督。宣统元年(1909),为弼德院顾问大臣,因病未赴任。辛亥革命后,隐居上海。袁世凯欲聘为高等顾问,一笑拒之,却在天津以君礼参拜废帝溥仪。
朱孝臧早岁工诗,风格近孟郊、黄庭坚、陈衍称其为“诗中之梦窗(吴文英)”,可以乐“枵然其腹者”(《石遗室诗话》)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,王鹏运在京师立词社,邀其入社,方专力于词。所受鹏运影响指教甚多。他将自己生平所学抱负,尽纳词中,颇有关系时事之作。如〔鹧鸪天〕《九日丰宜门外过裴邨别业》、〔声声慢〕《辛丑十一月十九日,味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