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步:磁盘分区
首先看一下系统识别了几个磁盘,指令:fdisk -l 或者 parted 加子命令 print devices 也可以查看。

使用parted命令进入磁盘分区操作

输入help,可以查看帮助信息

1.1 创建磁盘分区表。
如果是已有分区表,给磁盘中还没有分区的部分创建分区,则不需要此步骤,直接执行1.2步骤。

如果,磁盘上本来就有分区表,则会提示是否继续。如果整个磁盘重新做分区,不需要旧数据,则输入yes继续执行。

1.2 查看磁盘空闲情况。
默认按照磁盘大小打印,可以用 unit s 切换成按照磁盘扇区显示。也可以使用unit compact切换回默认显示格式。其中File system一列显示 Free Space说明这些空间尚未被使用。

1.3 创建分区
mkpart 1 命令中 1 代表分区名称,可以随意输入,创建分区成功后会显示在Name一列。
下图中的警告是因为没有按照 2048个扇区的倍数对齐,可以把下图中的 34 改成2048的倍数可以消除此告警。

最后输入quit 退出磁盘分区,程序会提示需要更新 /etc/fstab 表。

第二步:给分区创建文件系统
使用mkfs.xfs 给这块区域初始化为 xfs 文件系统

对于需要存储小文件比较多的系统,可能会导致磁盘没有用完,但是磁盘inode已经用完的情况,可以在制作文件系统时对inode大小、占用磁盘比例以及block大小做调整,如下图:

第三步:挂载磁盘
查看磁盘的 id 编号

修改 /etc/fstab 配置文件,添加下图中一行配置

如果要挂载的目录不存在,则创建此目录,此示例是 /data/minio2 目录。
重新挂载,并查看挂载情况。

发表回复